我们完全被欧洲市场拒之门外,希望在日本东山再起,中国国有太阳能电池企业宁夏银星能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俊这样说道。
山东泰安高新区,淄博高新区18个示范区项目横跨2013-2015年、共计1.823GW,其中2013年开建749MW,剩余项目在2015年完成。
《通知》显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已经批复,全国一共18个示范区,分别为北京海淀、顺义。《通知》明确示范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实行按发电量补贴政策,要求各项目单位抓紧落实建设条件,电网企业积极配合做好电网接入和服务工作,省级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示范区统筹协调机制。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国家能源局在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个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296号)(以下简称《通知》)。河北高牌店,保定英利工业园。山东泰安高新区,淄博高新区
从商业市场角度讲,获利的将是非中国企业。其实,同样价格下,许多小企业肯定无法取得订单。据了解,欧洲光伏产业的发展已近饱和,欧盟各国逐步削减并取消各种新能源补贴。
只要参与签约价格承诺的光伏企业,从6日起无需缴纳高额惩罚性关税。张胜利分析说,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欧盟的量就达到了7吉瓦,这次争取到的是下半年全国的总配额1.5吉瓦。对此,业内人士有不同看法。有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承诺对国内企业并不构成实质性利好。
张胜利所在的企业已通过多种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将出口的重心转向日本、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该负责人说,从另一方面讲,避免了出现国内光伏市场的内部价格战,价格在0.56欧元/瓦左右,国内光伏企业还是有钱可赚的。
该负责人分析,这个价格低于欧盟早先提出的0.65欧元/瓦,属于折中方案。观点B从市场上讲中国分不了多少羹然而,对这个利好消息,山东大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张胜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目前,欧洲本地产组件光伏成本亦在0.57欧元/瓦左右,台湾价格是0.53欧元/瓦,而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更是拥有自主定价权,一旦成规模、成气候之后,对国内光伏市场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该负责人分析,这个价格低于欧盟早先提出的0.65欧元/瓦,属于折中方案。
目前,欧洲本地产组件光伏成本亦在0.57欧元/瓦左右,台湾价格是0.53欧元/瓦,而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更是拥有自主定价权,一旦成规模、成气候之后,对国内光伏市场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山东一家规模较大的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山东境内规模较大的光伏企业有三家,比较有竞争力的有十余家,原本要关闭的欧洲市场又重新保住了。有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承诺对国内企业并不构成实质性利好。只要参与签约价格承诺的光伏企业,从6日起无需缴纳高额惩罚性关税。
张胜利所在的企业已通过多种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将出口的重心转向日本、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观点B从市场上讲中国分不了多少羹然而,对这个利好消息,山东大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张胜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观点A这个价格国内企业有钱赚目前,将不会公布最低限价和出口年限额的具体数字,但我们会被定价。据了解,欧洲光伏产业的发展已近饱和,欧盟各国逐步削减并取消各种新能源补贴。
8月6日,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山东这家企业负责人说,据业内估计价格在0.56欧元/瓦左右,且每年输欧光伏组件总量不得超过7吉瓦。不过,与47.6%惩罚性关税比,这是一个利好结果。对此,业内人士有不同看法。该负责人说,从另一方面讲,避免了出现国内光伏市场的内部价格战,价格在0.56欧元/瓦左右,国内光伏企业还是有钱可赚的。目前,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开拓日本、美洲、东南亚、西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减少欧盟依赖症。
张胜利分析说,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欧盟的量就达到了7吉瓦,这次争取到的是下半年全国的总配额1.5吉瓦。对光伏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结局,避免了两败俱伤的局面出现。
此前,中国出口欧洲的光伏产品超20吉瓦,现在国内光伏产品更是接近40吉瓦,如今每年输欧光伏组件总量不得超过7吉瓦,这是远远不够的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中欧贸易迟早有一战,越早开打对中方越有利,此次谈判结果与其说是双方妥协的结局,还不如说中国单方面的、全面的溃败。
中欧双方以此作比,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欧盟肯定不会惧怕与中国大打贸易战,因为即便由此波及到其他领域影响到GDP增速又能怎样,他们从来都没有像我们一样如此在乎过!在起跑线上,中方已经输掉了比赛。尽管今年没有出现保7.5或保7的总体目标,上半年7.6%的GDP增速仍然说明了许多问题。
地方政府和国家层面上半年GDP统计结果倒是打了一架,虽然具体的统计过程和细则并没有公布,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地方政府造假外,真的找不到其他原因来解释这个现象。主动权完全沦丧,中国光伏何来庆幸之资本?即便中欧光伏大战如期开打,国内光伏产业也未必会比现在更糟,这个悬在头上的刀已经将光伏业所有的问题激发出来,我国单方面如此迅猛之完败却也令人痛心。稳增长政策的指引下GDP增速大幅下调的可能性已经完全丧失,宏观层面和地方政府都会为此而殚精竭虑(这是不用说的秘密!)。当各个层面都背负着经济增长的重任之时,忍耐退让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第二,地方政府思维方式不同。换言之,中国光伏企业在欧盟的发展将单方面取决于欧盟光伏业。
双反事件告一段落,价格承诺和数量限制的苛刻条件已经曝光,国内光伏企业似乎如释重负,尽管没能保住全部市场份额,但也足以让社会各界欢欣鼓舞。我国地方政府多唯GDP增速马首是瞻,光伏项目的上马并非为了终端的电力利用,仅仅只是为了拉动投资、促进增长、装点门面;欧盟方面这点做得相对较好,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不会刻意回避企业的破产,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
而欧盟方面对这个指标却并不关心,从各大机构的预测来看,欧盟区和主要成员国全年GDP增速不到1%,即便出现负增长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整个大环境尚未有所好转。光伏行业在中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批大跃进的金太阳工作虽然已经黯然离场,但有关部门并未给予高度重视,地方政府上马光伏项目的热情依然存在,光伏行业在35GW的引领下仍将是未来几年的香饽饽。
第一,光伏行业地位不同。毕竟,每一次都用单方面宣传我们取得了重大成果来欺骗自己是不好的,总有一天听者会厌倦的!。虽然我国宏观经济的问题较多,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大幅下调经济增长的情况却很难出现。而欧盟市场完全相反,主要成员国纷纷下调光伏用电补贴,光伏巨头破产重组工作已经铺开,下游电站浪费现象虽也存在,但从来没有像中国这样浪费的如此严重,却又乐此不疲的建设光伏电站。
贸易大战未能如期上演,但其中的各种缘由已经昭然若揭。数量、价格方面都由欧盟说了算,今后进入欧盟市场的中国光伏产品都受此约束,而可浮动条件的增加并非为了提振中国光伏业、为光伏巨头提供一丝幻想,而是为了在市场大环境有所变动之时,能够让欧盟各国享受到来自中国的、廉价的、质量高的、不对本国产生冲击的光伏产品。
补贴、并网等工作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光伏企业、电网公司共同配合,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我方在为自己的努力付出所换来的成果而击掌相庆,欧方也一直在强调谈判过程中从未妥协。
第四,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对国际贸易法不了解、谈判技巧缺失、担心国内光伏业面临灭顶之灾等理由皆不是主要因素,而只是用来搪塞中小企业、普通投资者的借口。当地方政府都在为GDP而烦恼时,谁又敢真正为光伏企业的利益而得罪欧盟?能够第一个出现的、让我们耳熟能详的问题便是:责任谁来负?双反事件已成定局,留给社会各界思索的问题却一直存在,下次贸易争端我们究竟要采取何种态度、何种立场、何种措施值得认真探讨。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06jtf.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arz/916.html
上一篇
2016广州二套房贷款政策解读
有话要说...